訂閱電子報

請留下您的E-mail將定期收到電子報

近期文章

聯絡我們

電話:(02) 2723-1748 / 2723-1880
地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3樓G區35號
Email:teba@teba.org.tw

紡織業的升級轉型

指導者 / 總編輯 張蕙娟

分享者 / 李佳蒨

產業目前概況

 

  近幾年台灣紡織業設廠,起初是土地及勞工成本考量,大都將廠遷往大陸;然而近期受TPP及FTA等關稅影響,將廠遷至東協;但研發及接單的部分仍留在台灣,未來則有將整條價值鏈(包含R&D)都遷往東協的趨勢。當整條價值鏈都遷往東協,則產值將全部計算在東協,此將會影響台灣GDP及台灣的就業機會。

紡織產業區域整合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兩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一面,但亦為相互矛盾的一面。從相輔相成的面向來看,區域經濟為全球化之下的產物,形成全球化重要的一環,具有相互依賴關係,區域經濟的健全發展,將近一步有助於全球化的推動。而在矛盾的一面,區域經濟的形成是具排他性,區域的內外存在著不同的差別待遇,在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化,有助於區域內的投資、技術交流、經貿合作等;但就整個世界而言,區域經濟的整合仍帶有貿易的保護主義,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全球化的進程。

 

韓國紡織業轉型案例

  大邱市位於韓國半島東南部,是韓國著名的輕紡工業城市。在1998年,大邱市制定了《大邱、慶北地區纖維產業培育方案》,並提出了著名的「米蘭計畫」,即促進大邱服裝和技術上趕超德國和義大利,躋身世界紡織和服裝大國的行列。「米蘭計畫」的核心是全力加強資訊技術的研發與實際應用,佔領紡織領域的尖端技術高地。該計畫的長期目標是把大邱建設改為「東方米蘭」,使之從紡織業的生產、行銷到培養都成為世界紡織服裝業的重要樞紐。「米蘭計畫」內容為強化紡織業設計能力、提升技術水準、培育專業人才、推動電子商務改革及產業的聚落效應(依據紡織品的產業分布特性,規劃各地方之重點發展主軸),釜山以毛織品、全州以絲織中心、首爾則以毛衣技術染色技術支援中心為特點做聚落效應。

 

區域整合建議

  • 善用世界的紡織品驗證標章或使世界核可台灣的驗證標章,推廣機能性紡織品
  • 促進跨產業合作,開發紡織品新用途
  • 鼓勵業者建立自己的代工品牌,開拓海外市場
  • 建置紡織品運籌中心之交易平台,並建立紡織知識價值鏈的推廣
  • 企業合併朝大型化發展、強化具優勢紡織品之供應鏈體系以及提高產業群聚效益
  • 利用CAFTA-DR商機,整合紡織上中下游投資中美洲,以前進美國市場

 

  台灣紡織產業除了「掌握趨勢」、「人才培訓」、「技術研發」及「產品創新」以維持企業競爭力外,更應積極思維「國際化」與「資源、技術整合」,在策略思維模型中,基於不同的產業或企業特色、專長及資源不同,分別思維如何利用「價值鏈深化或整合」及「供應鏈的轉化或整合」進行產業的升級轉型,大型企業擅長供應鏈及價值鏈的整合,唯應審慎進行跨國效益與風險的評估;而中小企業可透過機制的設計整合行銷等,或形成產業上中下游之聚落等方式,策略思維模型做一彙整,供政府施政、業者制訂策略的參考。因此,接下來將針對「價值鏈」及「供應鏈」深化及管理做更多介紹。

 

產業的升級轉型

 

  「價值鏈的深化或整合、供應鏈的轉化或整合」,大型企業擅長供應鏈及價值鏈的整合,唯應審慎進行跨國效益與風險的評估;而中小企業可透過機制的設計整合行銷等,或形成產業上中下游之聚落等方式,策略思維模型做一彙整,供政府施政、業者制定策略的參考,以下將分別從價值鏈及供應鏈的轉型做介紹。

 

價值鏈深化

  台灣紡織業的出口多集中於中上游產品,對於市場需求的掌握能力較為薄弱,而企業多數聚焦於生產製造,導致價值活動的兩端所占比例較低;終端產品自有品牌比例不高,出口掌握較為不足。從健全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如何調整中上游產品出口比重,強化產業價值鏈活動兩端的掌握與投入,如設計、通路及品牌,以創造及提升產業整體附加價值,並防範及減低下一波海嘯來襲的衝擊,應是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嚴肅思考的重要議題。

 

價值鏈深化建議

  以下將分列四點建議(鼓勵廠商深耕企業價值,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建構新興市場通路以掌握市場脈動、鼓勵與協助企業提升創新研發能量、資訊流的製造服務業)並做詳細說明,如圖一所示。

Bpaper_03-1-01

圖一價值鏈深化建議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從由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所構成的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對傳统的企業內部各業務部門間及企業之間的職能進行系统的、戰略性的協調,以提高供應鏈及各個企業的長期績效。正當全球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多數產業邁向全球化、國際化之際,傳統上以物流管理為主的後勤支援體系已無法應付此一變局。因此,必須以包含物流、資訊流之更為廣泛的供應鏈管理,才能在此一競爭激烈且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獲致成功。

 

供應鏈管理建議

  在供應鏈管理中,我們整理了兩大主要轉型方向(全球供應鏈管理及全球產銷布局、知識供應鏈轉化)及五個方面給予建議(供應鏈整合效益、紡織知識庫的建立、全球資訊流系統的統一、建立了全球化的競爭優勢、快速反應),並做詳細說明,如圖二所示。

 

Bpaper_03-1-04

圖二供應鏈管理建議

 

  供應鏈中的知識管理其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現代企業所面對的生存環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其直接目標是提高知識創新與運用的效率,使供應鏈成員間的知識水平達到協調與優化,因此接下來將針對知識供應鏈做詳細介紹。

 

知識供應鏈

 

名詞介紹

  知識供應鏈(Knowledge Supply Chain,KSC)是由美國的Next GenerationManufacturing Project,NGMP提出的。知識供應鏈是指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導向,通過知識創新,將知識的供應者、知識的創新者、知識的使用者連接起來,以實現知識的經濟化、整體最優化以及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網路結構模式。

 

知識鏈模型

美國學者C·W ·Holsapple和M.Singh提出了一個系統的知識鏈模型(Knowledge Chain Mode1),該知識鏈是從組織內的知識和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的關係出發構建的,包括了知識鏈的主體部分和知識鏈的產出,知識鏈的主體部分包括了五種初級活動和四種高級活動。五種初級的知識活動:知識獲取、知識選擇、知識生成、知識內化和知識外化。四種高級的知識活動:領導、合作、控制和測量。知識鏈的產出就是知識。在兩者的基礎上通過提高競爭能力,組織敏捷性,商業名譽和創新來構建企業的競爭優勢。(見圖三)

圖三知識鏈模型

 

知識轉化-企業內部

  從企業內部來看,知識轉化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在横向上,同一知識主體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內化,是知識主體吸收外部顯性知識的過程;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明示,是知識主體把知識明晰化的過程,大量的隱性知識如生產或銷售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想法被編碼化。在縱向上,不同知識主體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匯總組合,是員工的個人知識庫匯總到部門和企業知識庫的過程,企業知識庫在該過程中得到充實和放大;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過程稱為潛移默化,是員工個體知識昇華為部門和企業集體知識的過程,大量知識的相互轉化推動了企業知識創新螺旋的上升。(見圖四)

  • 顯性知識:客觀的理性知識、順序性知識與數字知識,是經過編碼化的、可以清楚辨認,保存於產品、程式、手冊等具體形態中,且可以透過正式形式及系統性語言傳遞的知識。Ex:組織結構、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營銷流程、商譽和發展戰略等知識資產。
  • 隱性知識:高度個性化、難以形式化或溝通、難以與他人共用的知識。Ex:個人主觀的經驗、技能及個別情境特殊性知識,也包括隱含在機械設備、精密儀器內的核心技術知識。

Bpaper_03-1-09

圖四知識轉化-企業內部

知識轉化-企業外部
從企業外部來看,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知識共享在個人、部門和企業3個層面進行,在個人層面強調以隱性知識為主的個體交流和溝通,注重時常交互和聯絡;在部門和企業層面強調以顯性知識為主的集體知識傳播和共享,注重不同知識交流和共享。(見圖五)

圖五知識轉化-企業外部

 

知識供應鏈模型

  知識在知識供應鏈模型上的流動主要包括知識積累、知識創新、知識轉移和經濟化三個階段。在知識的積累階段,知識供應鏈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業知識庫這個創新平台。知識的來源有企業內部已有的知識與外部知識兩個方面。在知識的創新階段,主要完成知識形態的轉化,最終形成新的生產技術,這是知識供應鏈上最關鍵的環節,它直接決定著產品的價值結構即物化勞動的比例與知識成分的大小。在知識的轉移經濟化階段,生產製造出知識的載體-產品,經過分銷,最終流向用戶手中,在顧客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企業的知識創新得到了回報。(見圖六)

Bpaper_03-1-03

圖六知識供應鏈模型

 

知識供應鏈模型特徵
  以下將根據上述的供應鏈模型,列出五點並詳細說明該模型特徵(不確定性、動態複雜性、價值增值性、顧客為供應鏈的一部份、共事及學習性),讓讀者可以更加瞭解為什麼紡織產業的供應鏈模型應轉型成知識供應鏈模型。(見圖七)

Bpaper_03-1-08圖七知識供應鏈模型特徵

知識供應鏈管理

  當眾多企業採用知識供應鏈後,建議以下列四點(建立集成的企業供應鏈信息系統、建立用於知識共享的知識庫、方法庫、模型庫、文件庫、建立企業集成知識門戶、建立知識共享服務的註冊中心)建構有系統的知識供應鏈網絡,已達到資訊分享及流暢的合作平台。(見圖八)

Bpaper_03-1-07

 圖八知識供應鏈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www.csim.org.tw/sites/default/files/paper/20080001_2.pdf
  2. http://wiki.mbalib.com/zh-tw/%E7%9F%A5%E8%AF%86%E4%BE%9B%E5%BA%94%E9%93%BE%E6%A8%A1%E5%9E%8B
  3. http://big.hi138.com/gongshangguanli/qiyezhanlue/200808/46742.asp?ismobile=1#.VYe7oPmqqkq
  4. http://wiki.mbalib.com/zh-tw/%E9%95%BF%E9%9E%AD%E6%95%88%E5%BA%94
  5. file:///C:/Users/user/Downloads/68404618.pdf
  6.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7378#

http://big.hi138.com/gongshangguanli/qiyezhanlue/200808/46742.asp?ismobile=1#.VdLcM_mqqkp

分享於社群: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