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tarbucks Idea 我的星巴克點子

指導者 / 總編輯 張蕙娟
分享者 / 周儀


營運概況

消費者對於星巴克的品牌故事應該都不陌生,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於西雅圖誕生。起初只是一家烘焙咖啡豆的零售商,由當初還只是員工的霍華舒茲提出了「咖啡屋」的概念,並將他赴米蘭咖啡館考察得到的咖啡體驗帶給星巴克,從此展開了這個咖啡王國傳奇。1987年開始展店,於西雅圖及溫哥華共開了17家分店,並且以每兩年倍增的速度展店,到1996年共計1,015家,其中有兩家在海外(日本及新加坡)。接續的四年快速地在世界各地拓點,1999年至2008年更以每年平均1,000家分店穩定成長。2008、2009年是星巴克的轉捩點,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以及同業的競爭壓力,股市持續走下坡,營運狀況也相對不佳,星巴克分店數首次呈現負成長。2008年,早已由執行長轉為董事的霍華舒茲竟然回鍋接下執行長一職,企圖拯救星巴克。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執行長了解到社群平台的潛力,除了有效運用既有的社群,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星巴克更主動出擊,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線上社群平台,提供一個可以和消費者雙效溝通的地方,於是「My Starbucks Idea我的星巴克點子」誕生了。五年下來,星巴克的許多改變都歸功於這個平台經營的成功。截至2012年,星巴克共有18,066家分店,分布於世界61個國家。以下將分析此平台經營成功的原因。(圖一 星巴克大事記)


成功原因


1.平台操作簡單且公開透明

「我的星巴克點子」是一個讓消費者提出意見的社群平台,共有四大功能:Share、Vote、Discuss、See。只要註冊為這個平台的會員(免費),就可以上去分享自己的點子。會員可以針對某項產品、服務、店內裝潢,甚至對星巴克的企業責任提出新穎的方案或是改善的建議。同時也可以針對大家提出來的點子投贊成票或反對票,並且留言回覆進行討論。最後,可以透過平台的某區塊查看被採納的點子正處於審核中、審核完成、即將執行、或已執行的階段。另外,平台的其中一部份是由50位經驗豐富的「點子夥伴」在經營的微型部落格,會隨時和網友們更新已經被執行且推出的點子,連文帶圖的介紹新產品、新服務的來龍去脈。


2.研發與市場調查同步

每個公司的研發部門都要負責想出能夠引領下一個潮流的點子,太過一般可能失去競爭力,太過創新可能市場接受度不高。「我的星巴克點子」正是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直接把「想」的過程交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告訴公司他們想要看到怎樣的星巴克。同時,公司也透過了平台的投票機制(見圖二),處理了市場接受度的問題。贊成票數越多,分數越高,間接地幫這些點子做了初步的篩選。平台的回覆功能更直接地幫每個點子進行了簡易的市場調查,同步處理研發及市調,讓星巴克在推出新產品及服務之前,已經擁有一批支持者。然而,不一定是票數最高或是討論最熱烈的才是好點子,星巴克也會從成千上萬的點子中挖掘到有潛力有商機的意見。因此不論如何,平台的存在代表創新的源頭不會斷。


3.點子夥伴經營顧客關係

霍華舒茲再次接下執行長一職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認為星巴克失去了企業的核心價值及靈魂,人情味隨著展店數增加而下降。以前總要等到店裡人較少的時候,Barista(專職泡咖啡的人)才會下去和顧客交流、分享咖啡經驗,現在,因為網路,顧客可以隨時隨地和星巴克專業的Barista交談、分享、且共創未來。從實體店面走向虛擬平台要不失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背後的原因就是這些回應網友們的「點子夥伴」都是受過嚴謹的訓練的,包括應對進退之道、面對處理批評抱怨的字眼,以及如何在對話時走入社群同時保留商業機密及專利消息等。


4. 負評轉意見

相較於其他的社群平台,「我的星巴克點子」擁有目標導向的特殊性質。因此,在臉書或推特上可能是負面的評價或是極端的文字,在這裡通通轉化成為天馬行空的意見及點子。因為網友們了解這個平台的屬性,也明白他們所有的言論都有可能被公司重視,成為下一個熱銷的主意。在這個平台上,大家除了抱怨他們看到的問題之外,更進一步地提供解決問題的想法,以利星巴克接受、整合,甚至刺激出新的想法,讓彼此都取得雙贏的局面。(圖三 我的星巴克點子成效圖)


My Starbucks Idea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Flickr、
Instagram、
Pinterest
目的 民意調查 與網友對話、立即回應 分享影片 分享照片
屬性 透明化意見箱(論壇) 交誼廳 客服中心 廣告平台 咖啡經驗意象傳達
負評管理 接納致歉、承諾改善、轉負評為意見 優先維護品牌形象或不正面回應,讓粉絲維護 即刻回覆、提供申訴管道 (多為產品資訊詢問) (圖片為主,幾乎無批判性回覆)
人數 20萬(會員) 3,500萬(粉絲) 400萬(追蹤) 2萬(訂閱) 5千/136萬/9萬不等

表一 星巴克各社群平台比較表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mystarbucksidea.force.com/
2. http://www.starbucks.com/about-us
3. http://www.starbucks.com.tw/about/aboutpsc/about_aboutpsc.jspx
4. http://mashable.com/2009/02/06/social-media-smartest-brands/
5. http://www.nownews.com/2009/04/08/545-2433995.htm#ixzz2XBnRWjOk
6. http://www.inside.com.tw/2011/05/16/starbucks_and_user_community_1
7. http://www.inside.com.tw/2011/05/18/starbucks_and_user_community_2
8.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39/201941/web/
9. http://www.creaffective.de/blog/archives/21-07-2011.html
10. http://www.mydesy.com/how-starbucks-works
11. http://www.brandchannel.com/home/post/2013/04/01/My-Starbucks-Idea-Turns-5-040113.aspx
12. http://www.freshnetworks.com/blog/2008/09/vivanno-product-co-creation-at-mystarbucksidea/
13. http://www.slideshare.net/purplespinnaker/2012-starbucks-social-insight-business-case-study
14.http://www.icmrindia.org/casestudies/catalogue/Marketing/Starbucks%20Brewing%20Customer%20Experience-Excerpts1.htm
15. http://www.socialmedia.org/blog/case-studies/my-starbucks-idea-generates-70000-ideas-in-its-first-year/
16. http://www.holmesreport.com/casestudy-info/12123/Starbucks-Global-Month-Of-Service.aspx
17.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14986#ixzz2Y5Zgfp3c
18.http://seattletimes.com/html/businesstechnology/2020862483_starbuckssocialxm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