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請留下您的E-mail將定期收到電子報

近期文章

聯絡我們

電話:(02) 2723-1748 / 2723-1880
地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3樓G區35號
Email:teba@teba.org.tw

綠建築產業

指導者 / 總編輯 張蕙娟   分享者 / 蔡曉婷、董侑霖

產業概況簡介

綠建築定義

綠建築基本定義為:「以人類的健康舒適為基礎,追求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及人類生活環境永續發展的建築設計」;在日本被稱作:環境共生住宅;在歐洲被稱作: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或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在美國及加拿大則稱作:綠建築(Green Building)。

綠建築評估指標

目前全球己有26個國家推動綠建築標章,89個國家已成立相關協會,當中較著名的為1993年由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所設立推動的LEED制度。

目前各國綠建築標章制訂單位,只有美國為完全民間發起,其他則傾向於政府扶植機構成立,申請方式也多受法制規範,公共建築須具備綠建築標章,可看出現今綠建築日益受到全球政府的重視。

各國目前主要以本國評估標章為主,因為基於地理環境、氣候等差異,適用的標準也有所不同,若要採用其他國家之認證,則須考量其適用性,而目前在國際上最受跨國認定的則是美國的LEED認證。

表一_台、美、英、日、中綠建築評估指標概況
表一_台、美、英、日、中綠建築評估指標概況

產業環境

建築業資源消耗量

非綠能建築消耗掉世界40%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跟全球碳排量相比,也幾乎佔相同比例,比交通或工業排放量還要多(見圖二)。聯合國世界人口趨勢預測,2050年將會有70%的人口會集中在都市,而都市人口的激增,代表新建築的需求。除非改造現有建築極不環保的本質,否則能源需求將大幅增加。

圖一_建築業能源消耗
圖一_建築業能源消耗
圖二_美國能源消耗比例
圖二_美國能源消耗比例

綠建築效益

雖然綠建築需要花費額外的建造成本,但以長期營運的基礎來評估,綠建築所減少的環境破壞及營運成本(見表二),都能帶來很大的效益;此外,綠建築也能帶給使用者健康及工作效率上的益處(見表三)。

表二_綠建築營運效益
表二_綠建築營運效益

 

表三_綠建築對自然與使用者的影響
表三_綠建築對自然與使用者的影響

台灣的推動

從民國90年開始,政府針對公有新建建築物全面進行綠建築設計管制,形成綠建築產業之市場機制及環境。至民國99年,政府推動方案導入綠建築設計技術及智慧化設備系統,使建築物達到安全健康、便利舒適又節能的願景。

圖三_台灣綠建築推動方案
圖三_台灣綠建築推動方案

市場現況

市場規模

綠建築被產業研究調查公司IBISWorld評為未來快速成長產業之一,全球綠建築產業2012年營收為1030億美元,預估至2017年可達2878億美元,為快速發展產業中,營收成長最高之產業。(見圖四

圖四_全球綠建築2012-2017年營收
圖四_全球綠建築2012-2017年營收

影響的關鍵因素有:經濟、政策、大規模綠建築案。目前多數公共建築已被規範要求通過綠建築檢測;另外,藉由投資綠建築也可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營運效率等成效,因此近年也增加企業投入的資本。

LEED認證

LEED認證為目前國際間最為廣泛使用之綠建築認證,其中如英國、新加坡與歐美各國等綠色意識高的國家外,近年來,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投入大量心力在綠建築產業,在2013年底,LEED認證在美國境外佔地面積將占總面積之 42%,預估在2015年,巴西、阿拉伯等國家,也都將有83%、73%的LEED綠色相關計畫,可見LEED對國際綠建築產業的指標性地位。

另外,由截至2014年,LEED認證在美國境外的排名情形(見表四)也可發現,發展中國家如台灣、中國、韓國、印度、巴西、阿拉伯等國家,比起歐洲國家反而占有多數,代表目前開發中國家積極投入的程度已與開發國家相當。

表四_LEED美國境外認證排行
表四_LEED美國境外認證排行

LEED在美國本身境內(見表五)則是以加州、德州與紐約幾個城市為前三名,依舊是以高度發展的大都市為主,主要也是因為商業、公共建設等因素促使綠建築蓬勃發展。

表五_LEED美國境內認證排行
表五_LEED美國境內認證排行

根據McGrill Construction發布的年度世界綠建築趨勢報告書(見圖五),近年來以「增進建築表現能力」、「促進內部設計團隊」、「增加產業內共同語言」等成為2012年採用綠建築認證之主要因素,08年則沒有這些考量,反而是「更具行銷力與競爭力的優勢/名譽」等因素,代表企業主對於綠建築的採用,已經由「外在因素」轉變為「內在因素」,認為綠建築對於企業本身可以轉變為資本的一部分,而不僅只是為了宣傳行銷的手法之一。

圖五_使用率建築評等系統優點調查
圖五_使用率建築評等系統優點調查

逐漸轉型

同時,調查也指出:目前市場上對於綠建築的態度正在轉向(見圖六),相較於過去「做對的事」、「市場轉型」等因素,轉變為「客戶需求」、「市場需求」、「法律規範」、「品牌/公關」、「降低營運成本」等因素,與前一則綠建築評估系統調查結果相呼應,都顯示出正在改變的綠建築未來趨勢。

圖六_全球綠建築成長因素調查
圖六_全球綠建築成長因素調查

另一個轉型的重點則是「全新綠建築」與「再造綠建築」的改變,根據調查數據指出:市場目前普遍認為兩者可達成的效益是相當的,於是近年來可以發現:越來越多企業主轉向將原有建築再造為綠建築,而非投入建造全新綠建築。(見圖七)另外也有數據指出,至2012年,約有61%的建築計畫為綠建築再造。

圖七_再造綠建築市場規模預測
圖七_再造綠建築市場規模預測

龍頭廠商

目前全球綠建築產業中的前五名為:
1. Skanska(瑞典)
2. Balfour Beatty(英國)
3. Turner Construction Company(美國)
4. The Haskell Company(美國)
5. Thiess(澳洲)

圖八_全球綠建築產業Top 5
圖八_全球綠建築產業Top 5

未來趨勢

趨勢與轉變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促使許多相關組織對於綠色產業的推廣越發活躍,未來綠建築產業發展規模逐年擴大是毋庸置疑的,綠建材也會伴隨的提高需求(見圖九),預估市值將於2020年達 2540億美元;另外,綠建築中的太陽能的使用比例也會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現代人們對於化學元素的敏感度提升,未來「如何將建材成分有系統地向大眾揭露?」也將會是發展的重要項目。

圖九_綠建材市值預測
圖九_綠建材市值預測

2015年前,約40%-48%的非居住建築會綠化,等同約1200-1450億美元的商機;同時,大型的非居住再造綠建築與創新之占有率將會超越三倍,成長至整體活動價值的 25-33%,在主要建設案當中有140-180億美元商機;另外,目前市場也致力於開發智慧型、雲端設計管理的綠建築。未來希望不僅能夠降低耗能,更期望開發出「零耗能建築(zero-net-energy buildings)」。

危機與挑戰

以營利的角度來看,由於綠建築的成本回收期長,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會是市場與客戶的需求,也是企業投入綠建築的推力,若是獲益不足以支持相對的成本投入,將會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挑戰。另外,政府的推動力將扮演產業發展最關鍵的角色:制定更嚴謹的相關法規,以增加綠建築、綠建材使用比例,並鼓勵廠商爭取綠建築認證標章,才能給予產業正面的前進方向;倘若國家的法規過於鬆散,可能也會成為產業發產的致命傷。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green.abri.gov.tw
  2. http://vinylinfo.org
  3.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4. http://www.ukgbc.org
  5. http://www.usgbc.org
  6. http://www.worldgbc.org
  7. http://www.ecoseed.org
  8. http://www.navigantresearch.com
  9. http://www.bdcnetwork.com/
  10. http://www.greentrade.org.tw
  11. http://www.usgbc.org/articles
  12. http://www.slocounty.ca.gov
  13. http://www.unep.org/sbci
  14. http://web.ntust.edu.tw
  15. http://e-info.org.tw
  16. http://www.dcaaia.com

分享於社群:

更多內容